走进江苏科技馆 在自制饮料中了解食品添加剂
编辑:admin 日期:2019-05-15 11:06:24 / 人气:
“在生产食品过程中,人们在食品中加入色素、膨松剂、甜味剂、防腐剂等化学制品,用来改变食品的色泽、口味,延长保存时间。这些化学制品被称为食品添加剂。”开始做实验前,志愿者向小记者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。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0多个类别,2000多个品种。每种添加剂有一个国家使用标准,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,过量摄入就会有很多危害。比如,防腐剂摄入过多会引起肚痛腹泻,甚至对胃、肝脏、肾脏造成严重危害;色素过量会加速人体内锌元素流失,造成多动症、生长发育迟缓;膨化食品普遍高盐高味精,过量食用会引起记忆减退,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;如果甜味剂的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,长期吃这些小食品会导致营养不良,产生厌食。
接着,小记者在志愿者指导下,用食品添加剂配制橙汁、牛奶、可乐等饮料。把卡拉胶、安赛蜜、色素、橙子香精放入清水中搅拌,一杯橘黄色橙汁呈现在眼前,闻一闻还真有果粒橙的味道呢。“这些用化学制品调出来的饮料没有营养,不能喝。”志愿者提醒小记者,平时买饮料要注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成分和用量,小作坊生产的饮料最好不要买。
活动感受
把志愿者哥哥准备好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倒入清水中搅拌,得到了神似橙汁、牛奶的饮料,可是我们并没有用到一丁点的橙子、牛奶,全是用添加剂做出来的。我想我以后要多喝白开水,少喝不正规厂家生产的饮料了。
——麒麟中心小学三(3)班 施瑾汐
实验开始了,我们穿上白大褂,戴上蓝色塑料手套,真像是研究所里的专家呢。老师的讲解,解决了我以前遇到的好多疑问。比如:可乐之所以是黑褐色,因为里面有焦糖。喝橙汁的时候不小心弄到手上,手上会黏乎乎的?原来是橙汁里面的卡拉胶在“作怪”。
上一篇:东昌府区:“赶大集”把食品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下一篇: 中国食品靠口碑走向国际
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三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09-07
-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 合肥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大检查09-07
- 意大利加大违规食品处罚力度 华商被罚43.8万欧元08-30
- 安徽省食药监曝光16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茶叶等08-28
- 内蒙古正镶白旗食药工商质监局开展小食品专项整治行动08-17
- 曹妃甸启动食品安全宣传活动08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