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被坑了!“保健食品”最全科普来了:保健食品不是药,不能治病
编辑:admin 日期:2019-09-04 19:26:57 / 人气:
【盲区一:保健食品不是药,不能治疗疾病!】
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,所谓保健食品,是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,不是药物,不以治疗为目的。国家规定了保健食品有27种功能,其中包括最常见的增强免疫力。不过,有企业会将这一功能标注成:防癌、抗癌等功效,这就涉嫌虚假宣传。再比如"辅助降低血糖"的保健功能,一旦被形容成可以替代胰岛素等降糖类药物,也是不可以相信的。
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处邱黎永提醒:“保健食品不具有任何的治疗作用,不能宣称任何的疗效和治疗作用。”
【盲区二:选购正规保健产品:看标识,查代码!】
那么,如何选购正规的保健食品呢?南京市市场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处邱黎永表示:“保健食品的标识我们俗称‘蓝帽子’,而且保健食品要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的批准文号,所有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,在国家监管总局的网站上面都可以查询到。”
【划重点!购买保健食品的五点注意】
为避免上当受骗,此次,南京市市场监管局还发布了购买"保健食品"的五点注意,提醒大家: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,不能预防疾病,更不能代替药品;保健食品也不能代替其他食品,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。如需购买保健食品,要到信誉好、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场、超市、药店或专卖店选购,认准"蓝帽子"标志,索取并保存好购买票据。
一些保健食品推销人员会用一些惯常套路,来骗取老年人购买,比如,传单上会印上"听讲座,免费送鸡蛋"的字样,利用人贪便宜的心理、引人上钩;还有,给你打电话,说某某权威机构邀请您参加公益健康活动;此外,在一些推介保健食品的讲堂上,请人讲诉自己"只需7天,药到病除"的故事,甚至声称吃过后立竿见影,这明显是不科学的;更有甚者,为了获取信任,营销人员直接叫老人爸妈。遇见了这些套路,千万别上当。
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食品安全有保障 永辉“小栗酱”板栗南瓜成新晋网红(图)09-11
- 三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09-07
-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 合肥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大检查09-07
- 安徽省食药监曝光16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茶叶等08-28
- 举报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河南最高可奖励50万元08-25
- 全国速冻米面食品六成产自郑州08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