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场进口三文鱼案板检测到新冠病毒,鱼类食品还能吃吗?
编辑:admin 日期:2020-06-14 09:59:42 / 人气:
超市发相关负责人表示,门店销售的三文鱼都是从国外进口,得知新发地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后,超市发主动下架了门店中所有三文鱼。
这些新闻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和焦虑:
鱼类食物安全吗?会成为传染源吗?
进口三文鱼的病毒是哪里来的?
三文鱼是否还能食用?
专家:没有证据表明病毒能够在鱼身上复制
据@中国新闻周刊,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、医学教授金冬雁称,海鲜不太可能作为一种传染源,因为鱼类作为低等生物,鱼类病毒传染给人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。而且现在没有证据表明病毒能够在鱼身上复制,也就是说三文鱼本身作为病毒载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。
专家:被病毒污染不代表会传染。视频来自新京报
去年底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也是在案板、手套、门顶这些环境中检测到了病毒样本,但是具体来源是哪儿依旧不清楚,如果说切三文鱼的案板上有新冠病毒,那么这个病毒有没有切过别的肉类、会不会是使用案板的人携带病毒然后污染案板,都是一些推测,没有正式的结论。
就目前的信息来看,现在发生在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的传染,可能是人传人,只是还未找到那个来源,这在世界各地都是多见的。但如果真的还存在从动物传染给人,那就非常危险,应该立即高度警惕,因为中国这么大的地方,不知道是在什么条件下它就还会发生动物到人的传播。
原江苏省疾控中心主任汪华告诉@中国新闻周刊,发生这样的疫情并不意外,出现这些所谓无症状感染者,说明肯定有传染源,现在进口海产品是否被污染也还没有弄清楚,还需要进一步调查。不过他强调,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的大环境下,国内突然出现感染者也是正常的,关键是要及时监测到。这方面北京做得很快,而且现在后续的追踪、检测都能跟上,能筛查出来就是好事。
6月13日,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,警方对周边进行交通管控。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
病毒从何而来?
从公示的信息来看,检测出新冠病毒的主要是三文鱼案板。丁香医生采访了几位专家,分析出病毒可能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:
1. 被污染的三文鱼,将病毒带入国内
鱼类在整个捕捞、加工、运输链路上都有人的参与,一旦有人感染并将病毒带到食品中,就存在被污染的概率。
而且,三文鱼需要冷链运输,低温中病毒的存活时间也会延长。
2. 销售时,市场流动人员或工作人员污染了三文鱼生鲜区域
三文鱼在售卖时,分割、剃刺,均属于全程暴露的环节,很容易沾染病毒,而且食用方式是刺身以生食为主,更容易造成终端传播。
6 月 12 日,北京市区疾控中心,在对全市农贸市场,大型超市等排查中发现:采集海鲜、肉类等食品,及外环境涂抹标本 5424 份中,新发地市场发现 40 件环境阳性标本,其余农贸批发市场,大型超市,均为阴性。
北京多家商超企业已下架三文鱼产品。
北京政府也已启动了检测和预防机制,新发地批发市场已暂时休市进行整治和消杀,市场全员也将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。
目前尚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。
专家建议暂时不要生吃三文鱼
“新冠病毒的宿主为哺乳类动物,三文鱼和海鲜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,不会感染病毒,体内不会潜伏新冠病毒。但是表面可能会因为环境而存在病毒。”一位病毒学家对第一财经表示。
该专家表示,由于进化距离太远,在人肺的病毒一般不会传染给鱼类,鱼类鳃上的病毒也不可能传染到人。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,鱼类是变温动物,人类是恒温动物,病毒要穿行在不同温度的动物中很不容易,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人类与鱼类共患的病毒疾病。
不过,由于目前不知道三文鱼等海鲜类产品上的病毒到底来自何方,所以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博士建议:暂时不要生吃三文鱼。
同时,钟凯建议,重点还是强调个人防护,外出采买戴口罩,处理食物前后要洗手。三文鱼携带病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,应该还是被人污染的,传染的途径很可能依然是黏膜接触,比如揉眼睛、抠鼻子之类。
在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》中也提到:禽、肉、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。
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黑龙江省全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09-09
- 观山湖区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乡镇文艺节目评选活动09-08
- 治平:开学在即,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08-31
- 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答问食品安全热点 向保健食品欺诈销售亮剑08-27
- 媒体刊文建议让外卖小哥当食品安全监督员08-26
- 科普:食品种类越丰富 健康寿命越长08-19